
【解說】為居民上門貼封條的大姐叫袁云霞,是哈爾濱南崗區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者。剛剛貼封條的住戶有密接軌跡,袁云霞提前與住戶進行了耐心溝通,向住戶介紹了防控具體要求后進行了封門。封門前,住戶的最后一句話是:“辛苦您了,袁書記!”
【解說】其實每當聽到這樣的話,袁云霞心里不是高興反而是心疼。袁云霞說,她特別理解被隔離住戶的心情,所以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她會提前為住戶做好心理建設,多一些共情,住戶寬心了,社區工作也能更好開展。本輪疫情又一次讓哈爾濱迎來防疫“大考”,流調、轉運、核酸檢測……袁云霞負責的轄區內各司其職,有條不紊,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也逐漸拉開大幕。
【同期】南崗區奮斗路街道國慶社區書記、主任 袁云霞
我們現在每天5點半到兩個核酸點位,六點準時進行核酸檢測。進行核酸檢測的同時,大數據流調是不定時的,可能是每分每秒都有,分分鐘就得去進行核實。每次分配到我們國慶社區的流調,我們第一時間核實是否在此居住,是高風險回來的還是一密,如果是高風險或者一密的話,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集中隔離進行轉運,時間是不定的有可能是24小時都在不停地運轉。
【解說】袁云霞認為,疫情防控工作既要做到精準也要做到有“人情”。對于隔離的居民不能一“封”了之,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情和需求,因為有很多熱心居民都為社區的防疫“戰斗”提供了強大的后勤保障。
【同期】南崗區奮斗路街道國慶社區書記、主任 袁云霞
像社區的張學軍、杜鳳林這些志愿者,他能幫我們干一定的轉運任務,前提條件必須是做好自己的防護。有時候晚上能幫我們送隔離單轉運送給司機,這樣的話我們不用疲于奔命的工作,因為白天晚上交織在一起,大家身心疲憊。
【解說】疫情防控對于在社區工作了17年的袁云霞來說是業務和心態的歷練,這也打破了多數人對于社區工作“清閑”的誤解。2008年加入奮斗辦事處的袁云霞一直在解決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有不理解也有稱贊。但無論居民什么態度,袁云霞都堅持做自己,堅持把居民利益擺在第一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問題和優化工作上。疫情最初爆發時,傳染源所波及的范圍和人員成為了防控的關鍵,愛“較勁”的袁云霞想到了盡可能將轄區傳染源范圍縮小甚至控制住的辦法。
【同期】南崗區奮斗路街道國慶社區書記、主任 袁云霞
流調是近兩年才有,原來居民都沒有報備這個概念,我來到國慶社區先后建了一個居民群,當時就是說最早的時候,就居民群里通知居民從外地返哈第一時間跟社區報備,另外我把居民的信息都形成那種電子版的信息,包括你是常住居民,戶在人在、人在戶不在的,包括租房戶就是屬于流動人口的,我都建立了電子版的居住居民信息。如果流調來了之后,有這個人流調就不流失,第一時間就反饋了。
【解說】采訪過程中,記者與袁云霞的談話始終被微信群里不斷更新的轉運信息和接連不斷的電話所打斷,更新健康碼、隔離到什么時間、老人下不去樓、入黨申請書……每一個訴求和需求,袁云霞都會耐心、細心的解答,她知道那是百姓對她的信任。
【同期】南崗區奮斗路街道國慶社區書記、主任 袁云霞
我覺得我回到家之后,我做這份社區工作我就是說無悔,為什么,因為我無愧我的心里,我也想到了我回到家中,我也是一個居民,我可能跟這個社區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說總是用這種默默的鼓勵自己,就是說一定做好這份工作,服務好我的居民。
劉莎 王寧 劉璐 哈爾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