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2月22日電(孔瑞)有一種責任,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哈醫大一院作為東北地區大型診療中心,不僅呈擔著哈市的防疫重任,更要保證正常的診療工作不受影響,哈醫大一院人頂住重重壓力,堅守一線,以自己的無私奉獻默默地守護著龍江百姓的生命健康。

2022年2月,68歲的李大爺一個月前開始出現腹部隱痛,食欲也隨之下降,原本結實的身體也在逐漸消瘦。此時的哈市正處于疫情高峰期,雖然意識到身體可能存在“隱疾”,擔心“看病難、住院難”的李大爺沒有想立即就醫,然而家人十分擔心李大爺的健康,怕延誤病情,堅持要帶他到醫院做檢查。通過多方了解,最后,李大爺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來到哈醫大一院普外科主任孫備教授處就診。
盡管疫情嚴峻,李大爺的“求醫之路”卻十分順利,孫備主任很快接診并安排李大爺入院治療。入院后胰膽外科胡繼盛主治醫師為李大爺進行了相應的系統性檢查,但檢查結果似乎令人絕望,結果提示胰腺體部癌,腫瘤直徑約5cm,腹腔干及脾動靜脈等血管包裹受侵,肝臟占位可疑肝轉移。進一步PET-CT檢查再次印證了上述結果。為李大爺做出“晚期胰腺癌”的診斷,這無異于對患者下達了“死亡判決”。
孫備主任和胰膽外科副主任孔瑞教授仔細研究了李大爺的病情,認為此時已錯過最佳的手術治療時機,建議患者嘗試MDT(多學科診療)模式下的轉化治療,以期爭取最后的治療機會。李大爺一家最終接受了這樣的治療方案,然而正是這一決定,為李大爺帶來了“胰腺”生機。首先通過超聲內鏡下對胰腺病灶進行了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為“胰腺癌”,接下來李大爺在胰膽外科及腫瘤內科經過多個療程化療+ PD-1單抗免疫治療,結合20余次的肝臟、胰腺病灶射波刀放療后,通過再次影像學評估,李大爺體內的胰腺病灶及肝臟轉移灶均呈現明顯縮小,血管侵犯較前緩解,之前明顯升高的CA19-9、CEA等腫瘤標記物均降至正常值范圍,腫瘤成功“降期”,為手術贏得了機會。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決定為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治療。
疫情之下,血源緊張,無法術前備血的窘境也為手術憑空增添了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但孫備主任勇于擔當,經過與家屬慎重協商,還是決定為患者實施手術。11月15日,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孫備主任、孔瑞教授及胡繼盛主治醫師為患者實施了根治性順行模塊化胰體尾脾切除術(RAMPS手術),結合術中肝臟射頻消融術,歷經近5個小時手術順利結束,李大爺胰腺及肝臟上的病灶被徹底清除。令人驚喜的是,術后的病理回報胰腺病灶僅見不典型增生,手術所有切緣未見癌細胞。李大爺體內的“癌中之王”被徹底根治。如今,李大爺已經順利出院回家,與家人一起迎接新年,這也是他康復后生活一個嶄新的開始。
孫備主任指出,近一階段,我們團隊已成功完成多例胰腺癌的轉化治療,并均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本例病人的成功救治充分體現了哈醫大一院胰腺腫瘤診療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在疫情嚴峻,醫療資源相對不足,血源緊張等不利因素下完成這樣疑難、復雜病例的救治工作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回望過去的三年,哈醫大一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始終以堅定的抗疫意志,飽滿的工作熱情,過硬的技術手段為龍江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他們身披白甲,奮戰前線,以自己的初心與堅守,不辱使命,為三年疫情考驗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完)